扫描到手机
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本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重磅! 近日,苏州出台购房补贴新政 多个区域已执行! 具体如下 ☟☟☟ 适用范围及对象: 购买吴中区内144平方米及以下新建商品住房(不含单位购房)的购房人。 适用条件: 在网签备案时,所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为购房人家庭在苏州市区的首套商品住房 (以不动产登记记录为准),方可申请契税补贴。 适用时间: 2023年5月20日至2023年6月30日,以新建商品住房网签备案时间为准。 补贴标准: 按照网签备案时应缴纳契税份额50%比例享受一次性购房契税补贴。 具体为:以网签备案时的购房合同价为补贴基数,90平方米(含)以下补贴0.5%,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(含)补贴0.75%。 申领流程: 购房人可在网签备案后申请契税补贴,经吴中区住建局审核通过后获取契税补贴确认单,待购房人拿房并全额缴纳购房契税后凭契税补贴确认单、契税缴纳凭证等材料申领契税补贴。 其他说明: 购买住房在本次契税补贴政策实施前已网签备案,买卖双方申请撤销网签备案,再次对同一房源签订(变更)购房合同的,不得申请购房契税补贴。 适用范围及对象: 购买吴江区新建商品住房首套、二套房(不含单位购房)的购房人。 适用条件: 仅限新建商品住房,二手房、商业不包含在内。 适用时间: 2023年5月20日至2023年8月20日 补贴标准: 以网签备案时的购房合同价为补贴基数,90平方米(含)以下补贴0.5%,90平方米以上补贴0.75%。 申领流程: 与吴中区相同,先交后补。 适用对象及条件: 1、大专及以上人才在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张家港市新建商品房(含商品住宅、商业用房),并且为首次购房的,可享受50%的契税补贴(先交后补)。首次购房认定标准为申请人本人及家庭成员(含配偶及未成年子女)在张家港市无自有商品住房和购房记录,购房时间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备案时间为准。 2、市民在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出售张家港市自有房产(含住宅、商业用房),并在此期间重新购置该市新建商品房(含商品住宅、商业用房)的,新房可享受50%的契税补贴(先交后补)。售房时间以不动产登记时间为准,购房时间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备案时间为准。 3、在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,使用定向房票购买张家港市新建商品住房的,可享受50%契税补贴(先交后补)。购房时间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备案时间为准。 申请须知及材料: 申请人须为购房人,如所购新建商品房为家庭成员共有的(含配偶及未成年子女),须经所有购房者授权确定其中一人作为申请人及补贴款领款人;如所购新建商品房与非家庭成员共有的,购房者应分别申请契税补贴。 如所购新建商品房的建设单位完成首次登记后的一年内,申请人仍未缴纳契税的,视同放弃补贴申领资格(自2023年6月1日起,可在江苏省政务服务网不动产“苏小登”模块查询首次登记情况)。 3、申请材料 (1)专科及以上人才购房契税补贴申请材料: ⑤银行卡。市民卡或农商行银行卡。 (2)“卖旧买新”契税补贴申请材料: ④银行卡。市民卡或农商行银行卡。 (3)定向房票购房契税补贴申请材料: ④银行卡。市民卡或农商行银行卡。 以上材料审核原件,留存复印件,请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复印件。 其他事项: 2、2023年4月1日前已经网签备案,在2023年4月1日后以撤销重签方式再次为同一人或其家庭成员(含配偶及未成年子女),办理同一套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的,该房源的购房时间以首次备案为准。 3、大专及以上人才是指获得教育部认证学历证明的人员,认证学历证明包括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、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、港澳台学历学位认证书;大专及以上人才首次购房契税补贴与人才购房贴不可重复享受;申请契税补贴时,应承诺放弃人才购房贴。 4、房票补偿中享受15%货币补偿奖励的不再享受定向房票购买新建商品房契税50%的补贴。 5、若购房者同时满足多种契税补贴申请的条件,自行择其一,即同一个购房者针对同一套房源只能享受一次补贴。 6、申请人所购新建商品房与家庭成员(含配偶及未成年子女)共有产权的,契税补贴金额为该套房源实缴契税的50%; 申请人所购新建商品房与非家庭成员共有产权的,契税补贴金额的计算方法为申请人所拥有的产权比例*该套房源实缴契税*50%; 申请人所购新建商品房与家庭成员(含配偶及未成年子女)及非家庭成员共有产权的,契税补贴金额为申请家庭所拥有的产权比例*该套房源实缴契税*50%(即家庭成员拥有的产权份额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契税补贴)。 7、购房时间以新购商品房在网上备案管理系统的合同备案时间为准;学历以上述合同备案时间取得的学历证明为准;家庭成员以新购商品房办理不动产权属登记时的家庭成员为准。 坐等其他区域官宣!
相关资讯推荐
本地资讯仅供参考,最终以开发商公布为准。凡注明昆山房产网原创稿件,版权所有,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。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新闻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,0512-57261027